郭梁:扎根草原做学问

广告位

郭梁:扎根草原做学问 郭梁2015年7月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回家乡锡林郭勒盟工作,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农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组建锡林郭勒生物工程研究院和肉乳营养与安…

郭梁:扎根草原做学问

郭梁2015年7月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回家乡锡林郭勒盟工作,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农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组建锡林郭勒生物工程研究院和肉乳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主持开展优势农畜产品相关科学研究,传统乳制品关键技术攻关,服务锡盟羊肉和奶酪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主持自治区级科研项目4项,盟级科技项目3项。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

坚定信念,埋头苦干,展现锡盟作为,做出锡盟贡献。

18万平方公里的锡林郭勒草原孕育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绿色农畜产品:锡林郭勒羊肉、民族传统乳制品、野生口蘑等。为实现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农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作为研究院主任,在锡职院组建锡林郭勒生物工程研究院和肉乳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主持开展锡盟优势农畜产品相关科学研究、服务区域公用品牌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党代表积极投身最强党支部和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和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及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传达和宣讲;作为锡林郭勒盟传统乳制品协会秘书长推动锡林郭勒奶酪区域公用品牌、攻关蒙古族传统乳制品关键技术;作为锡职院第五届学术委员会特邀委员参与教学和科研管理工作;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科协八大代表和学校科协常务理事参与地区和学校相关科研培训和调研工作,对系校教师进行申报科研项目相关培训;作为Journal of Dairy Science审稿人参与投稿论文的审稿工作。

培育团队、扎根草原做学问。

主持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项、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1项、自治区人才开发基金项目1项、草原英才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项目1项、锡林郭勒盟科技计划项目3项、锡林郭勒职业学院重点科研项目2项,团队其他成员主持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6项以及锡林郭勒盟科技计划项目1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12篇、中文核心论文26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成果入库1项,依托该成果获得长城食品安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成果结合当前食品安全热点事件-动物产品造假掺假等欺诈行为,对动物产品真实性分析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属于真实性分析技术领域。通过多物种多品种线粒体序列比对,筛选出应用于动物产品真实性分析技术的引物和探针,优化出适用于多通道及同管质控检测的引物和探针组合。近三年,主持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7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发表SCI论文4篇,发表中文核心论文5篇,有效排除假阴性提高结果的准确性,检测通量提高1倍以上,检测成本降低1倍以上。依托本项目制定7 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自治区内具有检验检测资质的实验室可以认定上述参数开展动物产品真实性分析。已经在锡林郭勒盟食品科学与检测实验中心示范应用,共计检测1000批次,收入100万,减去成本5万和纳税1万,增收94万。

锡林郭勒口蘑是我国稀有的名贵食用菌之一,被称为“草八珍”之首。锡林郭勒草原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口蘑资源:蒙古白丽蘑、黑蘑、香杏丽蘑。然而,气候变化、草原退化以及人为破坏性采摘正在破坏野生口蘑的种群,种群数量的减少甚至濒危亟需科学的研究和保护。18万平方公里的草原不仅生长着种类繁多的口蘑种质资源,而且大量的牛羊粪是高品质口蘑人工培育的优质基质。然而,锡林郭勒口蘑的社会经济效益并未得到有效体现,“锡林郭勒口蘑”区域公用品牌尚未形成。团队正在从锡林郭勒乡土口蘑菌种研发、高品质口蘑标准化种植以及创建口蘑小镇三个方面孵化“锡林郭勒口蘑”区域公用品牌,初步形成锡林郭勒口蘑“品种+品质+品牌”的特色农产品高地。

坚持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科技创新。

立足锡林郭勒绿色农畜产品的标准化和品牌化,以科技创新、技术攻关、深入调研和量化数据为基础,主持制定内蒙古肉乳源性检测自治区地方标准7项,参与制定传统乳制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4项、团体标准1项,填补自治区肉乳真伪检测方法的空白,为相关肉乳品牌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团队依托传统乳制品科研平台和研究项目,对全区传统乳制品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在全区范围内采集样本进行化验和数据分析,参与制订了2项自治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生马乳 DBS15011-2019和酸马乳 DBS15013-2019),在全区范围内发布实施。对蒙古族传统策格、发酵奶皮子、自然发酵酸牛奶、酸驼奶以及酸马奶、奶豆腐等的传统加工工艺、理化指标、乳酸菌、酵母菌、食源性致病菌以及菌群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发表5篇SCI论文,发表中文核心论文6篇。上述基础研究为蒙古族传统乳制品的传承、药食同源功能解读、标准化以及区域公用品牌孵化奠定科学基础。

坚持为校育人、为盟育才、为国育栋梁。

锡林郭勒草原丰富优质的动植物、微生物及生态资源亟待深入研究和科学开发。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作为锡盟地区唯一高校肩负“科技兴盟”的使命。然而,科研从业人才稀缺成了科技创新的掣肘。研究院和实验室积极吸纳学院现有科技人才、招聘锡盟籍毕业生、培养高职高专学生,逐步形成了6至8人的科研团队。除了上班时间,团队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的时间争分夺秒的开展科学研究,逐步形成了动物产品真实性分析关键技术研发及相关标准制定、蒙古族传统乳制品工艺技术研究及功能微生物的开发、锡林郭勒草原蕈菌菌种制备以及人工栽培等3个科研方向。随着科研的深入,有效时间的投入捉襟见肘,亟需“增量时间”。为突破现有科研瓶颈,团队组建以高质量科研项目为基础、以在校学生为主体、以高质量专利、论文、标准为绩效目标、以各级创新创业大赛为试金石、以科技服务和科普工作为输出终端的“赛先生的社团”。团队成员充分利用晚自习和周六日常态化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术、数据分析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展示汇报能力等科学素养,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计划、专利和论文的准备、双创项目的构建等上层工作。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