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已进入谷雨,但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门口,依旧是车水马龙,大卡车、小四轮全是前来拉种薯的客商和农民。[详细]
洪海涛,是中国航天科工六院红岗公司特级技师,他所承担的火箭发动机某动力部件的生产加工任务,工艺精度高、操作难度大、批次多、数量大。[详细]
1987年出生的刘曜宁是车辆钳工高级工,硕士研究生,现任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西车辆段自备车维修车间钩缓组副工长,曾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内蒙古自治区”最美职工”、内蒙古自治区”最美铁路人”。[详细]
1981年出生的丁瑞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生物系,2004年投身畜牧业良种繁育工程,18年扎根一线,专注研究”牛良种冻精”生产制作工作。[详细]
钟晓勇,在煤炭行业里,是人人称赞的青年人才、劳动模范;在呼伦贝尔东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他更是人人敬重的总工程师、技术研发带头人。 [详细]
张亮是陕西人,一名80后,研究生一毕业就来到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用行动坚守着生态建设的初心,努力探索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为大兴安岭林业碳汇找到了一条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的新道路。[详细]
刘红光是一分厂的焊工,主要从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焊接工作,至今已有33年。谈起自己的工作,刘红光感慨万分:”从进公司的第一天开始,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就是把事情做好,这个目标一坚持就是30余年。”[详细]
今年46岁的邢岩,练就了一身本领,凭借实力,他被评为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工业公司首席技师、中核北方主管技师;2022年被评为自治区第六届”北疆工匠”。[详细]
刚刚年满29岁的李金洋,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个阳光开朗大男孩,总是对身边人洋溢着微笑。但是工作起来,他又是”拼命三郎”,无惧每一次挑战。[详细]
关慧明在1980年就读于内蒙古农牧学院蔬菜专业时,就把为农民做点事的理想默默地记在自己的心里。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农牧局工作。本来可以待在办公室工作的他,为了理想,主动申请到农村,成为一名基层科技人员。至今38载,他仍然躬身田间,带领农民致富。[详细]
他们所在的风电基地作为锡盟特高压首批绿色清洁能源外送建设项目,承担着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标杆的重要任务。而项目组成立时仅有30名职工,平均年龄33岁,是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分公司最年轻的一支建设队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