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智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探伤车间提高技能、创新技术的特殊平台

广告位

苏少智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探伤车间提高技能、创新技术的特殊平台 随着管内线路重载、提速及高速铁路的建设,钢轨伤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加之近年来不断接管新线,新入职探伤执机人员逐年增…

苏少智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探伤车间提高技能、创新技术的特殊平台

随着管内线路重载、提速及高速铁路的建设,钢轨伤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加之近年来不断接管新线,新入职探伤执机人员逐年增加,如何快速提高探伤执机与回放人员识波、判伤的能力成为探伤最为紧迫的任务。为适应运输需要,进一步激发职工的爱岗敬业的学习热情,培养职工的团队协作精神、业务创新技能、科技开发能力,挖掘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知识型、技术型、技能型、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让钢轨探伤工尽快掌握特殊伤损的识别方法,避免漏探与误判,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工务段于2016年底成立了以探伤车间劳模苏少智为牵头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这种“劳模领跑+团队创新”的全新格局,已成为探伤车间提高技能、创新技术的特殊平台。

创新工作室分四个区域,第一区域为成员介绍及荣誉展示区。创新工作室现有成员12名,其中包括探伤高级技师4名、探伤技师5名、硕士研究生1名、本科生2名。特别是工作室的4位劳模带头人更是全局探伤领域的领军人物,苏少智全路技术能手,2015年在原中国铁路总公司工务系统探伤工技术比武获得第五名的好成绩,该成绩是我局探伤工参与总公司比武以来的最好成绩。孟春茂同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独创了十多项探伤技术绝招,曾获得原铁道部、铁路局、工务段多次奖励;李润柱同志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先后参与五种型号探伤仪的开发、研制、试用工作,向仪器厂家提出修改意见50余条;岳智琴同志自治区三八红旗手获得者,提出的多项数字探伤仪在实际应用中的改进措施至今仍被现场广泛使用。

创新工作室的第二区域为典型伤损及图谱展示区,为提高创新工作室“传、帮、带”的作用,室成员精心收集了数根典型的自然伤损进行落锤实验,在实验过后通过实际伤损尺寸与伤损图谱进行比较,分析伤损的发展规律,合理安排探伤周期,改进探伤工艺,总结现场探伤过程中的不足,达到提升现场作业人员对伤损的认识和波形判别的目的。

创新工作室第三个区域为探伤数据二次回放及日常办公区,该区域主要用于探伤试验数据二次分析回放、劳模室日常办公、文献资料查询以及探伤车间职工日常上机培训、学习、考试之用。

创新工作室第四个区域为焊缝探伤试验与数字探伤仪修理区域,该区域主要在长3.6米的工作台上放置各类焊缝探伤用标准试块与模拟伤损试块,用于焊缝探伤的模拟演练与仪器校对,为进一步改进焊缝探伤技术做出贡献。

为了更好的体现创新工作室的“传、帮、带”的作用,使新执机人员更好更快的掌握探伤技能,创新工作室成立初期建立了钢轨实训场。实训场占地300㎡,采用60KG钢轨铺设线路长度100M(含典型伤损试件轨),有助于探伤工提高实作探伤能力。

工作室成立以来,创新工作室成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在每一阶段制定具体的研究实施计划,及时做出阶段总结。每个成员都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从事课题研究工作。以劳模先进(高级技师)为项目带头人,传绝技、带高徒,发挥“影响身边人、带动一班人”的引领作用。

在成立以后,首先编写了《钢轨特殊伤损波形识别及探伤方法》一书,获得了局优秀教材二等奖,教材对具有1至2年执机经验钢轨探伤工提高对伤损的识图能力和现场判伤水平。可快速提高探伤执机与回放人员识波、判伤的能力,让钢轨探伤工尽快掌握特殊伤损的识别方法。对有多年经验的老探伤工判别伤损有一定的指导与参考作用,提高对伤损的识图能力和现场判伤水平。

其次,为了使焊缝探伤效率高以及探伤的准确率高,创新工作室提出如何使母材探伤和焊缝探伤机的结合,合理的分配探伤人员和设备,优化生产组织或者改进探测设备来提高探伤生产效率,并实现全面科学地利用探伤数据和动态实时监控的课题。获得了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优秀奖。

还有,利用智能手机建立车间微信平台与传输回放数据,这样一来首先能够把现场的疑难问题实时传输到车间,车间可以组织技术骨干、专家对疑难伤损进行会诊,指导现场定伤生产,提高了回放人员的作业效率。

2018年来,创新工作室立足全段钢轨探伤、探伤作业、效率效益等任务,提出了“解决铁路线路侧磨严重区段的探伤方法”课题。通过研究的内置偏角探头,使探头的移动方向与钢轨纵向平行,降低了超声波的衰减,增加了探头与钢轨的耦合,提高了探伤效率,增加了伤损检出率,达到了对轨头全面扫查的目的。

2020年来,针对全路高速CN系列道岔伤损频发,伤损情况呈多样化、复杂化趋势,而常规探伤方法做不到各类CN道岔伤损全覆盖,存在漏伤风险。为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万无一失,守住铁路工作的政治红线和职业底线,工作室研究制定完整的高速CN道岔探伤工艺。应用先进的探伤技术、设备,探索科学细致、完整的高速CN道岔探伤方法,提高CN道岔检查质量和效率,更加全面、准确的掌握道岔状态,及时发现道岔中存在的各类伤损,确保高铁行车安全。

钢轨伸缩调节器为我段乃至集团公司管内一种新型特殊轨道部件,现铺设于呼鄂线跨黄河特大桥(中心里程k68+876)连续梁与简支梁梁缝处,对行车安全影响极大。为解决钢轨伸缩器全断面(包括轨头、轨腰、轨底)探伤,提高行车安全的可靠性,工作室研究形式主要形成一套完整的钢轨伸缩器探伤工艺流程,确保了铁路的行车安全。

创新工作室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中发挥了保安全的作用,在历年的春运、暑运及冬季防“三折”的特殊时期,创新工作室利用其技术优势,全体工作室人员在一线探伤中发挥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安全行车提供了保障。

总之,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对于课题的研究有计划、有实施、有分析总结、有成果,保持着工作室工作良性循环,以后还会在安全生产中努力实现计划的目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