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朝阳创新工作室:勇于创新   奋勇拼搏

广告位

郑朝阳创新工作室:勇于创新   奋勇拼搏 内蒙古航天红岗机械有限公司“郑朝阳创新工作室”现有成员21人,主要承担着各型号火箭发动机零部组件和专用工装夹具的机械加工和装配调试。秉承着…

郑朝阳创新工作室:勇于创新   奋勇拼搏

内蒙古航天红岗机械有限公司“郑朝阳创新工作室”现有成员21人,主要承担着各型号火箭发动机零部组件和专用工装夹具的机械加工和装配调试。秉承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郑朝阳职工创新工作室”在带头人郑朝阳的引领和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勇于创新,奋勇拼搏,个人及集体申报各类技术创新成果及获得各项荣誉共计100余项。因为效果显著,业绩突出,郑朝阳工作室2019年获内蒙古自治区国防邮电产业“郑朝阳职工创新工作室”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郑朝阳技能大师工作室”双料命名,成为企业工作室创建的标杆。

一、能力带头人,引领工作室开拓前行

作为工作室带头人,郑朝阳集“全国技术能手”、“中国航天基金奖”、全国技术能手、国资委“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北疆工匠”、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于一身。

在工作中,郑朝阳对自己及团队成员的要求非常严格,他给自己及团队制定的目标是“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要做就做最好”,并在工作中不懈地践行着。工作室成立以来,郑朝阳以科学的团队管理方法,充分激发团队成员们的求知欲、表现欲、互动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某批生产型号关键件验证试验,需加工一改进型零件“柱塞”,材料为钛合金,在直径不足3mm长度不足5mm的工件上加工异形型面环槽,现有设备无法加工,呼和浩特周边地区具有机加能力的单位也均表示无法加工。试验任务时间节点要求紧迫,任务交给了工作室。郑朝阳牵头与工艺技术人员紧密配合,运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加工轨迹的方法,制定了非常规的加工思路,实现了该零件的加工。

“有问题,找朝阳”,这是全公司员工认可的一句口头禅。不管是什么样的问题,郑朝阳总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工作室成立至今的短短3年以来,郑朝阳带领工作室解决重大技术难题9项,挽救各型号产品35件,折合经济效益1200余万元。

二、各项制度齐全,保障工作室有序发展

制度是企业与集体赖以生存的体制基础。对于工作室来说,制度是其工作的行为准则和发展方向,即可规范成员的行为活动,也是促使工作室高质高效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郑朝阳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非常重视基础制度建立,分别制定发布了《郑朝阳创新工作室会议制度》、《郑朝阳创新工作室工作制度》、《郑朝阳创新工作室人才培养制度》等,确保了工作室各项工作的科学、规范、有序的开展。

三、掌握创新利器,创建科研攻坚堡垒

郑朝阳创新工作室所属成员主要承担各型号火箭发动机的机械加工工作。近年来,科研生产任务繁忙,生产任务量逐年倍增,一线生产的人员和设备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考验。工作室的建立,就是为了应对科研生产“瓶颈”难题,在需要攻坚克难的时候挺身而上、开拓创新,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集合团队的共同智慧,打破思维禁锢,工作室的成员们持续不断的进行着一次又一次大胆的创新尝试。大量工艺装备得到了应用,大量传统工具得到替代,多项工艺流程得到调整,有效的保障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从未延误过生产节点和产品交付。

某大型发动机燃烧室壳体在总检时发现,由于焊接及前期加工误差累积,重要配合面“三星孔台阶面”平面度超差,无法正常交付。该加工面处于狭小空间,常规加工设备无法对其加工。如报废,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郑朝阳带领团队成员利用两天时间设计制造了手动刮研工具,成功解决了该难题。该方案也为类似狭小空间的产品加工提供了技术思路。

多年来,工作室自行设计、制作、改进各种工装近千件,几乎所有的零件加工流程全部得到优化,近百项创新成果在自治区级、六院级、公司级技术创新评审中获奖。其中,郑朝阳主创成果《聚四氟乙烯材料装药芯模加工方法》荣获内蒙古自治区职工经济技术创新重大创新成果奖;工作室成员撰写的《某型号筒体划线固定工装》、《紧凑拉伸试样磨削定位工装》分获院级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

    着力技术传承,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

为防止高技能人才掌握的隐性技术失传,保证技术技能可研读、可传承,郑朝阳创新工作室定期组织开展隐性工艺技能显性转化工作,将隐性的操作手法及技巧用文字形式展现出来,并搭建技术共享平台,建立专家知识库,推行固化成果共享,促进技术与经验交流,提升工艺技能显性化。工作室一直执行“导师带徒”的机制,一个导师对应一个徒弟,让导师与徒弟签订责任书,明确目标与方向。要求师傅能够技能过硬,师德高尚,做到技能无私展示,绝技绝活乐于传授;要求徒弟能够虚心学习,积极向上。十余名高技能人才与青年职工签订责任书,让绝技绝活薪火相传。

同时积极推动横向与纵向合作交流,拓展、完善、丰富工作室的内涵。成立至今,对外交流8次,其中与兄弟单位工作室开展的“互换‘体验日’活动”,作为典型事例在《工人日报》刊登;6次培训25名青年职工,在全区技能比赛、“振兴杯”技能比赛、集团公司技能比赛中取得不俗战绩。

在智能制造迅速崛起的新时代,郑朝阳创新工作室始终兼承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传承中不断寻求开拓创新,默默无闻地奉献在航天一线,用精湛的技艺填补机械加工的空白,彰显出“大国工匠”的崇高品质,为航天产品的高质量交付保驾护航。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