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红劳模创新工作室:聚力创新实践  释放团队攻坚力量

广告位

夏永红劳模创新工作室:聚力创新实践  释放团队攻坚力量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防务事业部设备维修中心夏永红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于2012年8月,工作室现有核心成员11人。作为…

夏永红劳模创新工作室:聚力创新实践  释放团队攻坚力量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防务事业部设备维修中心夏永红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于2012年8月,工作室现有核心成员11人。作为技术创新的率先者,夏永红创新工作室已成为打造创新人才的摇篮、催生创新成果的基地和企业创新发展的推手。

一、聚力创新建设,夯基建制,规范运作

一是组建了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团队。成立了由全国技术能手、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的夏永红为核心领军人物,3名关键技能带头人、1名部门主管、2名大学生班组长和4名技术骨干为成员的创新团队。成员中3名获得全国技术能手、1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名获得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创新工作室被授予第十七届包头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内蒙古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标兵集体;内蒙古自治区高技能人才团队等团队荣誉。

二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创新工作室自创建以来先后制定了《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创新工作室考核办法(试行)》、《导师带徒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了工作室以实施技术改进、承担技术改造任务、负责技术难题攻关、落实合理化建议、审查技术方案、培养后备技术力量为团队职责的工作任务,建立了导师带徒、学习培训、人才培养等制度,同时每年将创新计划书以表格的方式予以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使工作室的运作不断规范化,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学术研究讨论经常化。

三是予以足够的经费支持。设立了独立工作室,创建初期投入资金50余万元为工作室配备了电脑、发那科0i试验台、西门子840D实验台、惠普测试仪、天正电路板在线检测仪、示波器等常用检测试验器材;后续每年都会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工作室实施创新项目的研究和专利申报,对工作室的技术骨干和专业带头人每年给予专项奖励,鼓励工作室多出成果。

二、聚焦维修难题,创新实践,成绩斐然

工作室充分发挥团队创新优势,始终围绕解决关重设备的各种疑难杂症,把工作室打造为创新成果的“转化站”。

三相异步电动机测试验台设备主要用于集团公司军民品生产设备电动机的检测试验。由于该设备自1997年使用至今,线路老化、电器元件大部分是七十年代的产品,备件早已停产脱销,图纸资料丢失,因此故障频发,无法修复,而市场内无法购买到集高压、全压、调压于一体电动机测试试验台,严重影响了北重集团军民品生产进度。面对这一难题,夏永红工作室主动请缨上阵,接下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通过集体研究编制科学、周密的技术方案,用数码相机对机械、液压各部件及控制系统各单元进行拍照保存图片资料,对电机压力参数及各单元LED数码显示状态值进行记录,备份数控系统控制软件……一系列有板有眼有序的工作,为设备改造打牢了基础。经过3个月的不断探索,反复试验,最终重新设计开发出一种三项异步电动机测试实验台并绘制了完整的装配使用说明书,节约采购费用百万元。此项目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201420432386.9)。

某军品产品的某部件的膛线加工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如选用机械拉线,需要反复加工,产品的一次性加工合格率不高,加工精度无法保证,数控电解加工机床可以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大型的膛线加工机床国内外没有设备机床厂家制作,为了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夏永红借助创新工作室平台,决定自行制作电解膛线加工机床。通过前期的考察和调研,了解电解设备的加工原理,与多家机床厂家进行沟通交流,确定了机床的控制原理。机床的电气设计过程中,除了考虑机床的正常运动控制外,同时考虑了电解设备的绝缘性和安全性。经过22个月的设计和制作,完成了第一台数控26米膛线电解设备的制作,产品的一次性交验合格率提高了30%,解决了军品生产窄口问题,节约费用300余万元。该项目正在申报自治区优秀创新成果奖。

刚刚啃下了一块“硬骨头”,又有一“拦路虎”等着他们。ZC320-B滚道淬火机床是用于某主产品座圈轨道表面中频感应淬火处理的专用设备,由于涉及工艺保密,不便于在市场上购进,集团公司决定自主研发制造该设备。领导亲自点将,将该设备研制项目中数控、电气自动控制系统技术创新方案的设计任务落在了夏永红创新工作室身上。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他们没有了上班下班的概念,忘却了白天黑夜的区别,将全部精力扑到该设备的开发、研制、调试中。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采用SH-300HG2-1.2数控系统进行整体淬火工艺过程自动控制,并主机配置系高性能32位工控机、I/0采用16路光电隔离输入/输出、10.4寸高分辨率液晶显示器、封闭触摸式键盘及USB接口等技术创新,实现了在系统主页面输入工件尺寸、技术要求等相关参数全过程的数字控制。该项目获得集团公司企业技术进步二等奖。

实践出真知。工作室先后设计开发的一种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主轴实际转速装置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 201420432369.5);三台SQG3500-4数控火焰切割机数控、机械传动改造,有效保证了集团公司军、民品板材下料任务,荣获集团公司企业技术进步二等奖;CK-250数控滚道淬火机床技术改造,节约改造费用20万元,荣获集团公司企业技术进步二等奖;设计开发的一种数控金属切削机床排屑器防卡死电子装置,2015年已被国家专利局授权(专利号: 2015 2 0428372.4);2017年设计制作擦洗深管装置,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ZL  2018 2 2110213.6);2017年设计制作行走刷洗气缸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ZL 2018 2 2110212.1);2021年设计制作便携式自动擦洗深管装置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ZL 2018 1 1533195.0);设计制作6台某坦克炮自动识别联调装置(正在申请国防专利);完成一台小电解拉线机的改造(正在申报公司创新成果);截至2021年夏永红带领的创新团队将先进的技术、经验、方法和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保障了公司军民品生产正常运行,为集团公司节约维修费用510余万元。

三、聚集人才培养,甘为园丁,桃李成溪

独木不成林、百花方为春。创新工作室通过“传、帮、带”和“培、练、赛”培训方式,为企业培养高技能后备人才,对后备技能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逐步培养了一支高技能人才梯队。

一是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工作室坚持落实导师带徒制度,签订导师带徒协议,师傅根据培训计划和目标,在维修现场一对一辅导操作,手把手地传“经”授“法”,并定期进行考核和指导。先后培养出师徒弟8名,3名徒弟取得高级技师资格证,其中2名成员获金牌导师称号,成员廖丽娟和徒弟李建波,被集团公司授予“最佳导师带徒”荣誉称号。

二是开展“每周一课”技能培训活动。每周将维修典型案例整理成教案,按班组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共同提高处理故障和判断故障的能力。成立以来共授课98余次,培训人员6000人次。在自治区总工会举办的维修电工比赛中,工作室3名成员担任维修电工组导师,经过他们的精心指导和实训,单位6名参赛选手分获前五名的好成绩,工作室成员李建波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夏强同时荣获“自治区技术能手”、韩禄荣获“包头市五一劳动奖章”嘉奖。并将技能培训提升到全国“振兴杯”选拔赛的赛前培训、兵器技能大赛赛前培训中,共计培训人员2000人,工作室5名成员多次通过线上录课的方式讲授专业课程达7次,线上受训人数无数。

三是开展技术交流活动。每季度将工作室成员的绝活和先进故障排除法进行技能演示和传授,相互交流故障的查找和处理方法,探讨关重设备的性能、结构、原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创造性劳动与先进引领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扩大其“品牌效应”和“名人效应”,激励和带动全体职工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截止2017年,共举办技术交流、技能展示18次,总结提炼出《数控设备电器部分预防性维修的操作法》、《数控车床四工位刀台维修操作法》和《西门子840D用户报警修改的操作方法》3项先进操作法,并全部推广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夏永红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们正秣马厉兵,蓄积力量踏上新的征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