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生产线上的“交换空间”

广告位

产品生产线上的“交换空间”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作者:李玉波 年轻操作者:“这个零件太不好加工了,精度要求高,也不清楚要求这么高是为什么。” 郑朝阳师傅:“零件既然有这么高的要求…

产品生产线上的“交换空间”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作者:李玉波


年轻操作者:“这个零件太不好加工了,精度要求高,也不清楚要求这么高是为什么。”

郑朝阳师傅:“零件既然有这么高的要求,就一定有它的道理,应该是装配中会用到这个尺寸,但是具体怎么用,确实不清楚,今后有机会可以去总装线上看一看。”

年轻操作者:“那您见过我们的武器装备吗?”

郑朝阳师傅笑着说:“说实话,我工作了这么多年,还真没有见过总装过程。”

听到这番对话,联想起曾经火极一时的“交换空间”栏目,中国航天科工六院红岗公司4分厂便萌生出带着这些青年职工去总装线上看一看,开拓一下眼界,见识一下大家亲手精雕细琢出来的零件和产品是怎样华丽转身,升级为武器装备的念头。很快,一份精心策划的“郑朝阳大师创新工作室——交换体验日活动”的策划方案和活动申请,正式的提交公司工会。

公司工会对策划方案非常支持,经过与红峡公司工会和罗怀聪技能大师工作室多方协调沟通,“体验日”活动如期开展。活动内容就是以某产品为主线,将产品从零部组件制造、交付出厂,与产品装药整形、总装成型这一上、下游生产过程串联起来。大家看到的将不再是眼前一个单独的工序、一个单独的部门、一个公司内部的范围,而是一条贯穿始终的线,追随产品生产、周转的脚步,去亲历某型号武器装备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6月23日,由6名不同岗位的一线岗位职工、6名不同部门的一线技术员组成的12人特别小组,代表红岗公司一线岗位工人和一线技术人员,怀着新奇、期待的心情,踏进了某型号装药总装生产线。一声声由衷的惊叹、难以遏制的激动和喜悦、一句句求知的悄声询问,伴随着罗怀聪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罗师傅不厌其烦,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回答,喷涂、装药、整形、总装、检测,一个个生产环节和关键工序真真切切的展现在我们眼前,在最终亲眼看到了产品总装成型,揭开武器装备的“庐山真面目” 时,所有人的心中都涌起浓浓的自豪感。

同样由红峡公司11名罗怀聪技能大师工作室体验小组成员来到红岗公司某产品机加生产线,在郑朝阳大师创新工作室特别推选的三位“特级导师”刘志勇、郑朝阳、刘海青引领下,按照该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从零件毛坯开始,经历机械加工、旋压、真空热处理、缠绕、模压等生产环节,通过一线工人的精雕细琢,成为精密的零件,合格交付出厂。聆听小型产品生产线从无到有,生产条件从手工打造到智能制造的艰辛历程,青年职工们被航天战士的奉献精神和工匠精神深深感动。

参观结束后,大家来到红岗公司4分厂小型产品生产线,由三位导师带领,走进生产现场、走进生产班组、走进生产岗位,亲手触摸产品零件,亲身经历产品加工工序,体验一道道微小平常的操作,见证 “顽铁”到“精密零件”的升华。

“震撼!看到红峡公司工人师傅们对待产品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近乎于苛刻的遵守操作规章制度,给我的感觉就是深深的敬佩。”“体验日”活动结束后,在“郑朝阳大师创新工作室与罗怀聪大师工作室共建活动”交流座谈会上,曾获得自治区职工技能比武第5名的青年职工王振芳激动的说。“之前单纯的认为机械加工只是由图纸-加工-交付的物理过程,经过这次的交流体验,看到大师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平凡坚守,从无到有白手起家的艰辛历程,这才知道,我们加工的每一个零件和每一件产品,都是有温度、有生命的,它们承载着航天人的责任感和工匠精神。”

座谈会的气氛异常热烈,散发着满满的“正能量”,参与活动的青年人一反往日内向腼腆,纷纷踊跃举手、畅所欲言,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着自己的收获,分享各自的心得和体会,质朴的话语和真挚的情感,迸发的航天责任感和荣誉感,也代表着青年“航天人”的心声。

“体验日”活动的初衷就是以“郑朝阳技能大师工作室”为阵地,为青年职工提供开拓眼界的交流平台,提升“航天新兵”的荣誉感和责任心,活动收获大大超出预期。通过首次尝试与兄弟单位联合开展工作室共建活动,拓展丰富了工作室交流提高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同时,“体验日”活动的形式顺应了青年职工的需求和关注点,青年职工们踊跃报名参加,将一个标准型的工作室变为一个活动形式多样的“青年兴趣社”,为今后推动青年职工快速成长、培养工作室接班人积累了经验。(记者 李玉波 通讯员 王钊 )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