硇洲岛:两个90后的送奶故事
今年6月1日是第22个世界牛奶日,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提出,让更多的人享受牛奶的营养和健康。伊利集团作为龙头乳企,肩负着振兴内蒙古及中国奶业的重任,为国人提供健康营养的产品,持续多年稳居乳品市场占有率第一。
目前,伊利集团在全国共有500万个销售网点。通过这些销售网点,每天,有1亿多份伊利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每年,有超过13亿中国消费者可享用到营养美味的伊利产品。为了了解伊利产品走入中国家庭背后的故事,我们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实地体验,硇洲岛是我们此行的第二站。
妈祖庙前走过的老人
海岛“送奶工”
广东省最南端的硇洲岛,是个没有过度商业开发的小岛,岛上居民多靠打鱼和种植香蕉、火龙果生活,充满南国海岛风情。这座小岛的牛奶供应,全靠两个90后的小伙子——伊利集团液态奶销售部粤海营销总部中山区域营销代表陈远铭和业务员林彬。6月初,我们来到湛江市跟随陈远铭和林彬,做了一次海岛“送奶工”。
硇洲岛是中国第一大火山岛,位于广东省湛江市东南40公里处,面积约56平方公里,它四面环海,北傍东海岛,西依雷州湾,东南面是南海,纵深是太平洋,是我国著名的鲍鱼产地。历史上,硇洲岛因宋帝昺避元兵逃至此处,升硇为翔龙县而闻名,“硇洲古韵”更是“湛江八景”之一,现存有宋皇城遗址、宋皇村、宋皇井、窦振彪墓、硇洲灯塔等古迹。
盛产香蕉的小海岛
从湛江市区到硇洲岛,要先开车到东海岛码头,再从码头坐船渡海。陈远铭就在东海码头等着我们。东海岛的三个镇和硇洲岛的硇洲镇是陈远铭负责的销售区域。日常工作中,他大部分时间都穿梭在这四个镇之间。
2020年8月,22岁的陈远铭入职伊利集团,次年1月正式成为中山区域销售代表。这是陈远铭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虽然入职了名副其实的大企业,但工作不是高级写字楼里的白领职场,而是在偏居一隅的南海小岛上,与经销商、超市、小卖铺打交道,可小陈却并不觉得失落。
工作中的陈远铭(左)
陈远铭家乡在茂名市的山区,他从小就向往大海,所以入职后选择来到湛江。现在,陈远铭在东海岛租房住。每天下班后骑着电动车回家,途经环岛公路时总是傍晚,那是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海风拂面,晚霞会呈现出几种不同的颜色。陈远铭说,这样的情景是大城市的职场白领们无法体验的。
渡海探店
跟陈远铭约定的那天,我们乘坐小客轮渡海。如果是送货的日子,则要乘坐大型轮船,能够装载好多辆货车的那种。陈远铭平均每周要去一次硇洲岛,赶上送货就跟着货车走访门店,40多家门店一一走完,还要赶最后一班轮渡返回,时间特别紧张,十分辛苦。
“风平浪静”是每次送货时陈远铭都要祈祷的。海岛送货,受天气影响大,有雷暴大风,轮渡就会停航,所以要随时做好天要留人的准备,在台风季节无法送货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火龙果丰收了
从东海码头坐船30分钟就可到达硇洲岛。对岸的码头,林彬来接我们。29岁的林彬是土生土长的硇洲岛人,长得黝黑结实,一脸朴实。大学毕业后,林彬曾在广西做销售工作。
在异乡打拼的时候,林彬总是怀念小岛温情和慢节奏的生活。林彬说,以前在外面打工,下班后都没有朋友陪伴,最多就是去奶茶店消磨时间。所以,2019年林彬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了硇洲岛唯一的经销伊利产品的业务员。
好搭档陈远铭(左)和林彬
6月初的硇洲岛,正处于休渔期,尚未到旅游旺季,岛上很少见到游客,居民们生活节奏比外面慢一个节拍。码头,是岛上最热闹的地方,推着三轮车的小贩们售卖着香蕉,不远处的妈祖庙,不时响起几声鞭炮声。古树之间的吊床上,有人正在睡觉。阿公阿婆们在树荫下打牌、补渔网。这个工作日的下午,小岛上烈日炎炎,作息仍滞留在漫长的午休时刻。
午后纳凉的人们
小店里的故事
与林彬会合后,我们坐上提前预定的电瓶车,开始拜访门店。从码头到南港小学,要走半个小时,途经大片大片的香蕉林和火龙果农田,眼前是一派南国海岛的宜人景色。而高温和大风,却将人搞得头发蓬乱、满脸油光,狼狈不堪。
南港小学是岛上三所小学之一,我们到校门口时,还不到放学时间。学校周边散布着四五个小卖铺,最简陋的就将货摊摆在门口,屋子里只摆着一个货架,连柜台都没有。校门口拐个弯的小巷里,小店还留着二三十年前的气息。老式的木制货架,电视机挂在半空,播放着动画片,等待着孩子们放学。老板坐在门口的藤椅上乘凉,旁边吹着电风扇。邻居们三三两两地围过来打牌、聊天,慢悠悠地消磨着酷热的午后。
林彬(右)与小店老板聊天
这些小店里,都能见到伊利牛奶的身影。每一个小店,陈远铭和林彬都很熟悉,拜访时总要跟店主交流一下岛上的日常和销售情况。查看货品的摆放、生产日期等内容是拜访工作重点,临界保质期3个月以内的产品都要收回去。
虽然这些小店销量不多,但陈远铭和林彬要格外费心。岛上的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居多,在学校读书的孩子多数都是爷爷奶奶照看。要替他们守护好孩子的食品新鲜、健康,是陈远铭和林彬的责任。
喝牛奶的小女孩
牛奶成为孩子们的早餐
陈远铭和林彬搭档合作后,开辟了一个新的销售门店——位于硇洲小学门口的面包店,这是两人最骄傲的战果。当天,我们也来到这家面包店拜访。
小店里除了各式各样的面包糕点,就是一个小货架加一个冷柜的伊利产品。早上,很多孩子会来这里买面包当早餐,搭配一盒牛奶营养就更均衡了。现在,很多孩子们也喜欢上这样的早餐组合。
在面包店理货的陈远铭
林彬说,自己小时候在岛上读书,常在路边吃一碗五毛钱的炒粉当早点,他小时候岛上普通家庭很难买到牛奶。现在家长们的健康意识提高了,让孩子喝牛奶的家庭越来越多。学校周边的早点铺也能印证这个改变,很多小吃摊都搭配销售着伊利牛奶。
因为运送成本高,海岛上的商品品类少、不知名的商品多。很多快销品都风靡一时,又很快销声匿迹。牛奶,却在小岛上扎根,逐渐融入居民的生活,成为他们的饮食习惯之一。令陈远铭和林彬自豪的是,他们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每一盒牛奶,都有着伊利最严苛的质量保障。
放学后的小学生们
长期以来,伊利致力于生产100%安全、100%健康的乳制品,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管理体系以及“集团——事业部——工厂”三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防控体系,率先实现了从源头到终端的每一个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关键点的监测、分析、把控、预防。
目前,伊利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乳业发达地区构建了一张覆盖全球资源体系、全球创新体系、全球市场体系的骨干大网。伊利的合作伙伴遍及5大洲,分布在33个国家。通过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夕阳下结束工作
多半天的时间,我们跟着陈远铭和林彬从校园周边的小店走到镇上的大卖场,再从面包店、早点摊转到海上渔民养鱼苗的渔排。一圈儿走访下来,又热又累,精疲力尽。而这样的工作,陈远铭和林彬每天都在重复着。夕阳西下,两个人的拜访门店工作也结束了,晚霞中陈远铭来到码头,等着坐最后一班客轮返回东海岛。
最后一班渡轮要返回了
硇洲岛的风景,对于远道而来的游客,确实很美。日落时分的火烧云,蔚蓝无际的大海,天地云海相互映衬,想象中的海岛美景尽在眼前。
而对生活和工作在这里的人们看来,现实并没有那么浪漫,交通不便、酷热暴晒、气候多变、蚊虫巨多、食宿条件简陋,这些都是要面对的问题。但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两个年轻人也扎稳了脚跟,用心完成着普通又意义非凡的工作。
夕阳中结束一天的工作
分别时,陈远铭说,给东海岛和硇洲岛送牛奶的这段时间,很苦很累,销售额也没法儿跟大城市相比,但他觉得很开心。每次接到岛上的订单,陈远铭都会有很多联想:学校周边的小商店又订了5提牛奶,上周的牛奶是被陪孙子读书的驼背阿婆买走了吧;面包店的牛奶销量增加了,最近孩子们买面包当早点的多了起来,是大人的农活忙碌起来了吗?出海捕鱼的日子里,给渔民送补给的船每天出海,要多准备一些牛奶给他们;粤西民间习俗“年历”到了,提着牛奶回娘家的人越来越多了……,一盒盒牛奶的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生活故事。
饮风枕浪、耕海牧渔的海岛生活,有着浓浓的乡情,是最温暖的人间烟火。(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