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丽娟:将无数次“不可能”变为“可能”

广告位

工人日报-中工网  记者  李玉波  通讯员  郭新燕 “我愿意一直创新突破,将工作中无数次‘不可能’变为‘可能’”。一心学习,14年未变的北重集团防务事业部设备维修中心维修电工廖…

工人日报-中工网  记者  李玉波  通讯员  郭新燕

“我愿意一直创新突破,将工作中无数次‘不可能’变为‘可能’”。一心学习,14年未变的北重集团防务事业部设备维修中心维修电工廖丽娟说。

廖丽娟是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内蒙古自治区“最美职工”。走近廖丽娟,我们就懂得了一个维修电工从“青涩女孩”到“维修专家”14年的坚守。

2008年,廖丽娟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毕业进入北重集团。

“当时班级里都是男同学,上班以后班组里都是男同事。有人问我一个女孩子为啥学电工?谁规定女孩就不能比男孩干得好?”廖丽娟说。

廖丽娟知道学习没有捷径可走,时刻保持对学习的“饥饿感”,刚上班记不住大大小小的零部件和师傅娴熟的操作技巧,她每天上班就装着一个小本子把不认识的部件和师傅每个动作要领记下来,晚上再复盘、消化,直到烂熟于心。

能力的磨炼好比一场“马拉松”,需要时间,更需要耐力。工作中,廖丽娟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问题小细节小挑战。

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单位有一台某舰炮座圈轨道表面中频淬火处理的专用机床,由于存储芯片损坏,设备无法启动。廖丽娟经过两天两夜的试验,分析找到了维修思路,修改完成每一条控制参数及加工数据,设备恢复了正常,两年后,她对单位各类设备如数家珍。

通过日积月累,2011年,廖丽娟在内蒙古自治区维修电工职业技能竞赛中,一举折桂。第二年,她又在兵器集团维修电工技能竞赛中获得了冠军。

今年,为了助力单位数字化建设,廖丽娟学习了电气、机械、软件等自动化知识,围绕提升防务事业部604车间生产线加工效率,积极探索桁架机器人加装方案。

在工作之余,她还总结提炼典型维修案例,编写特色操作法,开展现场讲课,不仅自己学,还带动身边人一起学。

前年,防务事业部501车间有台二十多年前进口的人工后坐力试验台,试验台所用器件均已淘汰无法维修,存在安全隐患大、故障率高等诸多问题。

最终,在廖丽娟的带领下,经过数不清的失败后,她的团队用时三个月完成了该设备的改造,实现高效运转。

廖丽娟认为,工作中总有一些制约生产提升的“老大难”“死疙瘩”,只有把这些“拦路虎”解决了,设备才会高效,生产才会畅通。

2020年,车载产品关键部件出现生产窄口,急需302 车间的数控机床,这台机床更是因为故障“罢工”五年,这并没有难倒她。廖丽娟带着团队争分夺秒,用一周设计“拯救”了这台机床,顺利解决问题。

截至目前,廖丽娟突破技术攻关项目600余项,完成设备大中修项目60余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