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总工会:搭建平台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

广告位

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 助推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总工会:搭建平台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 中工网讯     从2001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组织开展全区职工优秀技术…

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 助推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总工会:搭建平台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

中工网讯     从2001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组织开展全区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活动,平均每3年评选一次。特别从2015年起,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专门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对优秀创新成果进行奖励,累计表彰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1106项,极大提升了广大职工参与技术创新、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职工中蕴藏的智慧和潜能。

为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室的规范化建设,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从实际出发,在提升创建质量、发挥作用、扩大影响上下功夫,提出了职工创新工作室规范化建设的“七有”标准:

一是要有劳模(高技能人才)领衔:职工创新工作室必须有1名旗县级以上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或有专业技术特长、实践经验丰富,在本行业、本专业(工种)、本企业中有一定影响,得到业内认可的技术能手、金牌工人等高技能人才领衔。

二是要有创新团队:有一支3人以上的职工技术创新团队,团队专业技术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要相对合理,团队协作氛围浓厚。

三是要有活动场地:有面积适当、功能明确的固定场所(一般不少于20平方米),用于学习研讨、创新实践和成果荣誉展示,有职工创新工作室牌匾等规范性标志。

四是要有设备设施:有专业技术资料、器材工具、电脑网络、实验仪器等开展创新活动的必要设备设施。

五是要有工作制度:建立团队学习、活动开展、创新计划、成果发布、奖励激励和内部管理等制度,台账详实,档案资料完整。

六是要有经费保证:所在单位要为职工创新工作室提供必要经费,确保创新活动顺利开展。

七是要有创新成果:每年至少有一项创新课题或攻关项目;每两年至少有1~2项创新成果获得盟市、自治区产业(系统)或自治区级以上相关部门认定,并取得一定成效。

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工会努力为职工创新搭建平台,大力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在技术创新和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骨干带头作用,紧紧围绕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安全等中心工作,改进生产工艺和流程,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发明创造、“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活动,有力助推企业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共建立各级职工创新工作室2131个,其中全国示范性创新工作室7个,自治区级职工创新工作室228个。据不完全统计,自治区级以上职工创新工作室共确立创新课题3000多个,创新成果2000多项,推广应用成果1300多项,拥有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近50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70多项;内蒙古自治区各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创造及节约经济价值约50亿元。

“一项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发明、小创新,却可以为企业创造数量可观的经济效益;一个小小的技术攻关,可以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重大难题。”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经济部负责人说。

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实现平均每年职工技术革新项目和发明创造2万项左右,职工提合理化建议5万余件,推广先进操作法1500项以上。同时,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从2006年起,连续10多年开展“百万职工技术大比武”活动,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名师带徒等活动,培养出了一大批业务精通、技术精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参加技术比武的职工达100万人次以上。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