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创新工作机制 培育时代工匠 保障高质量发展

广告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时代要有新作为,人才是实现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制胜因素。近年来,包钢通过内抓改革、外拓市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时代要有新作为,人才是实现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制胜因素。近年来,包钢通过内抓改革、外拓市场,经历了从钢铁寒冬到扭亏为盈、到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奋斗创新历程,人才队伍建设在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 注重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制度管理效应

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强化战略引领。包钢技能员工占全员比例达到85%,是实现企业素质提升的基础。公司党委在推进扭亏脱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谋划中,将人才开发作为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成立新时代包钢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逐级明确目标责任,形成党委抓总、行政实施,组织人事部门牵头,工会、共青团等多方参与,上下联动、齐抓共促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新格局。

二是坚持改革创新理念,构建制度体系。在统筹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三项制度和“精干高效、逐级优化”瘦身健体改革中,构建了完善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改革、推动改革。围绕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了《包钢(集团)公司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包钢工匠选树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加强和改进公司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意见》等12项配套制度,将“崇尚技能、奖优罚劣、优胜劣汰、公平竞争,收入与绩效、技能与贡献同频联动”的理念贯穿队伍、覆盖全员,为技能员工成长搭建了与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同等发展机会的政策平台,形成了三支队伍建设同心同向,理念政策一致,工作机制一致,协同配套的制度管理体系,彻底打破了身份界限,畅通了技能员工成长通道,形成了三支队伍通道贯通、协同建设、齐头推进的人才建设新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员工创业创造积极性。

  • 丰富激励手段,激活岗位效能

一是搭建通道给“位子”。建立了管理类、技术类、技能类三个职业发展通道和互通渠道,搭建了员工成长立交桥。系统梳理了企业197个职业(工种),由高到低设置了首席技能大师、技能大师、操作能手、高级技师、技师等八个职级的技能员工岗位晋升通道,通过2019年公开选聘、2020年年度考核、2021年“提质增量”,现已选聘14名首席技能大师、36名技能大师、122名操作能手为企业高技能领军人才,高级技师及以下实行评聘分开,初步形成初、中、高、技师、高级技师5个技能等级为3个高技能领军人才输送人才,高技能领军人才3个层级带动各层级发展的5托3、3带5的人才培养体系。试点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改革和多技能复合工种认定,选树“包钢工匠”“稀土工匠”等先进典型,让高技能人才成为人人羡慕的楷模。

二是提高待遇给“票子”。突破原有薪酬分配体系,向一线技能创效岗位倾斜,强化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的分配导向,在全员全效工资联动挂钩的基础上,首席技能大师、技能大师参照高级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操作能手、高级技师、技师分别执行每月2000元、1000元、500元的岗位技能津贴;全面实行了多技能复合工种、师带徒津贴和技能等级资格晋升一次性补贴政策,第二工种津贴由原来的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最多可申报三个工种,每带一名徒弟津贴标准上限为每月 300 元,有效激发了员工提升技能、立足岗位创效的动力。同时,通过调整工资结构,调整在岗职工“劳动积累工资基数”,为在岗职工发放“半年创效奖”等多种举措,不断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

三是营造氛围给“面子”。实行高技能领军人才在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中挂职兼职;在职工代表、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等评比表彰中优先选树技能人才;地方各级“两代表一委员”推荐向优秀技能人才倾斜;邀请参加公司重大决策讨论会、职代会、党代会、党组织活动观察员等充分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在健康体检、出差标准、考察培训等方面与经营管理人员同等待遇,统一佩戴专门胸牌、安全帽、工作服,发放门岗通行证等切实增强了高技能人才的荣誉感、自豪感;为高技能人才减负,提供全方位服务,营造了崇尚工匠、劳动光荣的浓厚氛围。

  • 实行动态激活,挖掘岗位潜能

一是明确岗位职责,压实担子。引导技能员工树立“岗位是稀缺资源,岗位是用来创效的”“待遇是挣来的”理念,明确高技能岗位工作职责,细化绩效、经济技术创新、带徒传技等具体聘期和年度工作目标,逐一签订目标责任书。投入700多万元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自主组建项目团队,将大师工作室建设成为链接技术技能的枢纽,解决生产一线技术难题的“急诊室”、“会诊所”,自主创新的前沿阵地,技能交流培训的实训基地。

二是强化考核管理,奖优劣汰。重实绩、重实干、重提升,建立严格的技能人才考核动态调整机制,有效传导动力和压力。实行高技能岗位“一年一考核,三年一换届”,年度考核中实行刚性末位淘汰和薪酬联动挂钩,换届中刚性推行更替率,使奖优罚劣、优胜劣汰成为常态,促使考核更加客观、更加科学,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PDCA考核体系,促进技能人才不断学习提升,真正扎根一线岗位创效,在职工中立得住、树得起、叫得响。

  • 多措并举,高质量引才育才

一是实行人才引进差异化政策。通过校园招聘、专场招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落实自治区和包头市及企业人才引进政策,对已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具有绝招绝技、在各类大赛中取得名次的技能人才开通招聘引进绿色通道;通过柔性引进、契约化管理,市场化引进“高、精、尖、缺”人才,现有契约化柔性引进高技能技术团队1个。近两年招聘大专以上学生和具有一定技能的复转军人1000多人,为技能人才队伍的梯次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加速技能人才快速成才,与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达成产教融合战略合作协议,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为包钢培养优秀技能操作人才。

二是推进实践历练,高质量培育人才。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全员素质提升工程,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定具体办法,从员工入职到成长成才设计了相应师带徒机制,实行“工厂有导师、学校有老师”的双师型培养模式,每年滚动签定带徒协议1000余人次,实现了新入职员工和转岗人员技能提升全覆盖;实行“人才+项目”培养模式,依托重大重点技术技能攻关项目和自主改善项目平台,集聚和培养了一批创新型人才,每年大师工作室、技能创新团队开展的自主改善革新项目7200多项,直接创造经济效益1亿多元。通过加强企业与合作院校的产教融合,实现企业与院校力量优化和资源共享的方式创新产教融合,突出技能人才高端培训。充分依托国家和地区技能实训基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年培训技能人才12万人次,全年员工培训率98%以上,培训满意度95%以上。推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每年大规模开展各类技术比武、技能竞赛,选送人员积极参加各级技能大赛,搭建了切磋技艺、提升技能、快速成长的平台,形成了在赛马中相马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标杆引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今后,包钢将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创新评价方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不断加大高技能人才的激励力度,持续激发员工学技术、提技能的热情,形成三支队伍协同提升的工作机制,营造“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为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为您推荐